近年來,盱眙縣深入貫徹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,錨定“打造蘇北橋頭堡、躋身全國百強縣、建成長三角現代化山水文化名城”三大目標,實施“生態立縣、產業強縣、開放興縣、文明潤縣”四大戰略,用好對標找差、補短強特科學方法,擦亮“‘盱’心愛才、‘眙’路同行”引才育才用才品牌,抓好人才“引育用留”各個環節,實現“撒下一顆種子,長出一片森林”的裂變效應。
一是加強人才引育。該縣堅持黨管人才,牢固樹立“抓人才就是抓發展”意識,進一步擴大引才視野、加大引才投入。搶抓長三角一體化、淮河生態經濟帶、南京都市圈等重大戰略交匯疊加機遇,主動承接產業轉移、要素流動和輻射帶動,爭取搶得人才“溢出效應”。開展“春風行動”為求職者拋“橄欖枝”。深入實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“十大行動”,開通“淮聚英才”云端直聘平臺,通過遠程招聘、直播帶崗等方式實現崗位靶向推送,同時組織企業參加高校招聘會,大力引進“兩高人才”。創新引才用才模式,引導鼓勵龍頭企業在南京、上海等地設立“人才飛地”,探索“研發、政策在外地,制造、要素在盱眙”合作模式,承接合作新項目、催生產業新動能。圍繞人才基本需求,拓展“一站式”人才綜合服務平臺、都梁英才卡服務功能,以最好服務集聚人才、以最優環境吸引人才、以最大誠意留住人才。全年共引進碩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165人,引進本科人才636人。建成就業見習基地17個,開發就業見習崗位1390個,新增見習人員110人。
二是提升人才質量。助力龍蝦產業健康發展,該縣與市人社局共同組織專家修訂考核規范,于2020年初成功通過人社部專項職業項目備案(人社鑒函〔2020〕13號),為盱眙縣群眾高質量就業創業提供了新標準、新路徑?!绊祉酏埼r廚師”于2019年獲“全國典型勞務品牌”、 2021年獲“全國就業帶動類勞務品牌”稱號,被中國組織人事報、中國日報、淮安電視臺、淮安日報等媒體多次報道。 “‘盱眙龍蝦制作’提升百姓就業創業專項職業能力”被省鑒定中心收錄進《江蘇省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工作成果案例匯編》,并作為十大優秀案例在全省推廣。積極動員企業開展技能等級認定,培養高技能人才1008人,其中技師45人。開展新型企業學徒制培訓,組織淮河化工與淮安技師學院、金玉祥展示工程有限公司與盱眙技師學院合作,培養中級和高級新型學徒399名。金牧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志紅同時獲評“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”和“淮安市企業首席技師”。
三是助力鄉村振興。該縣高度重視鄉土人才工作,進一步發揮鄉土人才引領作用,選樹優秀人才典型,對分布在龍蝦烹飪、水產養殖、農產品培育和研發推廣等領域的技術能手、田間專家進行全面摸排動員,多舉措培養。將鄉土人才培養納入縣對鎮街部門考核,出臺《關于支持鄉土人才引領鄉村振興的十條意見(試行)》,對于取得職稱和三級以上技能等級證書的鄉土人才給予500-5000元不等的一次性人才補貼,定期開展“十佳鄉土人才”“盱眙工匠””農村致富帶頭人”等評選,并給予相應獎勵。紅胖胖龍蝦產業集團通過“省級鄉土人才傳承示范基地”(全省每年評審10家),正在帶領龍蝦技藝傳承、帶強龍蝦產業發展、帶動群眾致富等方面發揮著引領示范作用。黃富強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(農業種植)獲評省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;陳昌林成為全國首批獲得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,以“盱眙龍蝦制作”為特色的“陳昌林大師工作室”獲批“市技能大師工作室”,陳昌林參加2021中國江蘇鄉土人才技藝技能大賽,現場烹飪古法十三香龍蝦,獲三等獎。2022年全縣獲評5個省級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(全省共100家),13名鄉土人才通過高級職稱評審,48名鄉土人才通過中級職稱評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