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淮安區高度重視信用監管工作,積極轉變思路、創新舉措,以信用信息歸集為前提、以信息公示為抓手、以信用監管為核心,建立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新型監管機制,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,激發市場活力。
扎實做好信用監管基礎工作。圍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任務,深入學習貫徹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》《江蘇省社會信用條例》等文件精神,牢牢把握信用監管重點內容,按照“應歸盡歸、應示盡示”要求,認真做好信息歸集工作。依據公示信息數據標準和技術規范,結合“權力責任清單”,及時、準確上傳相關數據信息,積極做好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,為推進企業信用管理夯實基礎。
有序開展企業信用分類管理。根據信用風險狀況,對企業實行分級分類監督管理,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對代理記賬行業實施“雙隨機”檢查,根據企業信用風險等級,合理減少對守法誠信企業的檢查次數。對全區具有代理記賬資格的企業,按信用評級開展差異化監管檢查,對信用等級為A級的企業,不予抽??;對信用等級為B級的企業,按5%比例抽取檢查對象;對信用等級為C級的企業,按照20%比例抽取檢查對象;對信用等級為D級的企業,按60%比例抽取檢查對象,逐步實現對信用等級低的企業多檢查、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少檢查、信用等級極好的企業免檢查?;谛庞煤惋L險的市場監管,增強了監管的預見性和預警性,既實現監管工作“無處不在”,又能夠對企業“無事不擾”。
以信用分級分類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監管部門有所為、有所不為,杜絕亂作為和瞎作為。以信用增信市場主體、以信用賦能行政監管,從細微處入手解決監管中的“大問題”、夯實“管”的根基,推動更高水平的“放”,不斷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,使更多企業受益。